经过4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博士生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博士生教育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支撑力与贡献力还不够,人才培养模式和供给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产业快速变化带来的多样化人才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为新时代加快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政治属性: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博士生教育牢牢把握政治属性,根本在于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关键在于筑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压舱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随着博士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无论是学科专业设置机制、学位授权点调整机制、招生计划管理机制,还是质量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都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
加快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党对博士生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具体而言,要着力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完善大思政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团队育人、平台育人、科研育人作用,把立德树人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学术训练、科研实践、论文指导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人民属性: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落脚点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博士生教育牢牢把握人民属性,根本在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关键在于奏响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强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人民满意是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博士生教育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于人民怎么评价,是否满意。健康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回答好人民之问,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人民需求是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不断提高。博士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必须紧扣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高质量教育需求,实现教育资源与人民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此,应合理规划不同类型、专业和地区的学位授权布局,确保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同时,要拓宽招生渠道、优化培养路径、降低学习成本、完善博士生资助体系,为有意愿、有能力接受博士生教育的人提供更多选择,使博士生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层次教育的长远需求与深切期待。
战略属性: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博士生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资源。博士生教育牢牢把握战略属性,根本在于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生教育体系;关键在于打好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组合拳”,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博士生教育体系。一是完善简政放权与合理赋权有机结合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通过学位授权自主审核、优化学科专业目录等方式提升高校自主权,激发高校活力。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丰富的创新资源,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简政放权和合理赋权更好地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高校为主、科研机构有效协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的办学体制。二是构建创新价值、能力、贡献导向的评价体系。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要“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坚持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有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和创新、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化标准的全方位评价体系。三是完善要素市场化资源集聚和配置体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配置问题,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积极性。完善博士生教育资源配置体系,要厘清政府、高校与市场的关系,培育多元投入主体,积极拓展全球范围内行业产业资源合作与共享,不断完善并利用好市场机制,推动教育资源灵活配置和转化,为博士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和急需紧缺人才前瞻布局。研究生教育必须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放在首位,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需要、人民的利益同向同行。一是健全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要厘清关键领域前沿创新、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变革的基本特征和演变规律,系统反思我国关键领域创新核心技术突破的挑战与瓶颈,科学研判面向国家战略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和趋势预测,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政府和高校需秉持前瞻性思维,聚焦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及时响应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按照国家引导调、市场调节调、大学自主调的原则,通过学科评估、学科目录调整等方式,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推动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三是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博士生教育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持续完善博士学位分类培养的发展格局。同时,在坚持发挥高校育人主体作用的同时,也应充分调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成全社会优质创新资源,积极探索资源共享、学籍共属、学位联授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支持行业企业全链条参与博士生培养方案、招生录取、课程教材、质量评价等要素建设。
(作者赵世奎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杜佳卉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研究”[72134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资讯排行
- 美世教育与SKD达成战略合资 奏响国际艺术教育新乐章
- 学而思学习机闪耀CES 2025,斩获“TWICE Picks”大奖
- 寒假已至,多所高校开门迎客,如何让游客“校内游”不虚此行?
- 教育部组织高校毕业生促就业行动
- 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今起报名调剂
- 江西新余一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 2025年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李强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 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办公业务培训班圆满完成
- 郑州航空港区教卫体局组织开展2024年新闻写作暨舆情处置专题培训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