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藏区青年沐浴知识阳光
——四川开展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纪实
■新华社记者 吴晓颖
阳春三月的成都,草长莺飞,空中笼罩着淡淡的薄雾。
时针指向下午5时30分,一阵响亮的下课铃声在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响起,穿着整齐校服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出教室,奔向食堂、校门。
皮肤黝黑、眼睛明亮的降巴次村开始适应多雾、少阳的盆地天气。他拖着打篮球时肌肉拉伤、裹着厚厚绷带的右脚,一瘸一瘸地走出微机房,畅快地吐出一大口气,嘴角漾起了开心的笑容。新学期第一节计算机课测试打字速度,他以每分钟108个字的速度轻松过关。
然而就在半年前,刚刚踏入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校门的降巴次村从来没有触过“网”,甚至连最基础的电脑开关机都不会。降巴次村的这一转变,得益于“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藏区学生求学内地
今年21岁的降巴次村住在离成都千里之外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奔都乡拉姆村,祖祖辈辈靠种地、放牧为生。
揣着初中文凭的降巴次村是家里学历最高的文化人。16岁初中毕业后,学习成绩不太好的他不想像爸妈一样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便开始与一位远房亲戚开货车跑运输。那时,他们将当地的矿石贩卖到毗邻的云南,再将云南的烟酒特产拉回本地,每周往返于云南、四川两三次,每个月能赚千把元钱的辛苦费。
降巴次村说,如果不是报名参加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他可能一辈子都得过靠体力吃饭的日子。
降巴次村口中的“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对四川藏区很多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它代表着改变藏族年轻人生活轨迹、惠及藏区每户家庭的民生新词。
“9+3”,是在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孩子提供3年的免费中职教育。2009年9月,四川省全面启动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按照规划,四川省政府对参加该计划的每名藏区学生,每人每年免除学费2000元;在前两年中,每年发放生活补助3000元,第三年发放生活补助1500元;对于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还给新生每年每人冬装补助300元。
优惠的政策,重新点燃了藏区贫寒学子的读书梦想。经历着人生转变的不仅是降巴次村,2009年秋季开学,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1万多名藏区学生,奔赴本省和内地的18个市的85所中职学校就读。这也是四川教育史上藏区学生赴内地读书规模最大的一次。
课程“量身定制”
作为四川省众多职业学校中的“明星学校”,2009年9月17日,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的师生们举办了一场隆重而简朴的欢迎仪式,迎接128名从甘孜州远道而来的藏族学生。
按照这些藏族学生最初的填报志愿,他们被分散到该校就业率高的旅游、交通运输服务、通信、美术4个优势专业。降巴次村就读的交通运输1班,共有43名藏族学生。说起每名学生的特点、情况,教计算机课的班主任葛蜂闭着眼睛也能说得分毫不差。
“葛老,我们村在进行牧民定居计划,我家正在盖新房呢”“葛老,我爸妈夸我变勤快了”“葛老,英语对话太难了,我怎么练习”……刚放完寒假回来,班里的学生们与葛蜂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葛老”是学生们对葛蜂的“爱称”,其实“葛老”一点都不老,甚至比他教的个别学生的年龄还要小。不要小看这名个头不高、脸上架着一副眼镜、学院派味道十足的“80后”大学生,他可是有着4年班主任教龄的学校中坚力量。“葛老”平均每天有10多个小时“泡在”学校,他很快就与学生们打成一片,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学校专门挑选了年轻而有经验的老师作为这些藏族学生的班主任,还从校外聘请了一名藏族老师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的校长唐开平说,这些学生的年龄从14岁到20多岁不等,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入校后,学校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调整了教课计划,制订出教学方案。在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方面,适当地减少了理论教学部分,增加了实践课比重。此外,学校还实施分层次教学,并利用课余时间,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开“小灶”,实施老师与学生的“一对一”帮助。
老师用“心”帮学生渡过难关
在新的环境里,虽然一切费用由政府承包,学生不用再为“上不起学”而担忧了。但生活环境的差异、学习水平上的差距,使藏区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仍然面临重重关卡。
“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环境艰苦的贫困山区,他们很珍惜这次读书机会。”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美术专业主任孙兆霞说,每个人为了跨越各自的障碍,都很认真和努力。
“老师好。”轻飘而拘谨的致敬声从一名文弱的男生嘴中轻轻地吐出,“孙老师,我爷爷、奶奶说很感谢您对我的照顾。”
看到陈昀杰放完寒假、按时来上学报到,孙兆霞很欣慰。家住甘孜州泸定县的陈昀杰是美术班学生。他几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离异,他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从未踏出泸定县半步。独自到成都求学的最初,这个内向的男孩经常因想家而哭泣。
孙兆霞说,任课老师都很心疼这个15岁的孩子,了解到陈昀杰的家庭条件不太好后,老师们时常给他买些水果、文具。
“今天你跟外班的同学讲话了,进步很大”“你的文化课成绩又提高了,不错”……在老师们的夸奖、鼓励下,陈昀杰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还在班上结交到好朋友。
与刚来时被动地适应环境不同,有些学生已学会主动改变,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葛蜂说,学生们跟他聊得最多的话题是就业。
“别看他们年龄不大,很多人都经历坎坷。”葛蜂说,很多学生都有过打工的经历。现在,他们对自己未来的目标更加明确。降巴次村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找一份体面的工作,然后把家乡的亲人们接到成都,过一过城里人的生活。陈昀杰希望两年后能考上大学,实现爷爷、奶奶对自己的心愿。
唐开平校长说,入学第三年,学校会推荐学生去相关企业实习,在尊重双方意愿的前提下,可签订就业协议。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每一名毕业生走出校门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具备现代服务人员应有的素质。知识,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藏族学生的命运。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24日第2版
资讯排行
- 美世教育与SKD达成战略合资 奏响国际艺术教育新乐章
- 学而思学习机闪耀CES 2025,斩获“TWICE Picks”大奖
- 寒假已至,多所高校开门迎客,如何让游客“校内游”不虚此行?
- 教育部组织高校毕业生促就业行动
- 国考笔试分数线公布 今起报名调剂
- 江西新余一中学食堂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 2025年驻外使领馆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 “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的通知
- 李强会见斯里兰卡总统迪萨纳亚克
- 南京市交通运输系统政务办公业务培训班圆满完成
- 郑州航空港区教卫体局组织开展2024年新闻写作暨舆情处置专题培训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5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 郑州教育信息网
- 郑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丽娟巡视我市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 - 郑州教育信息网